礦井自然發火檢測與預報操作流程
作者:鹽城泰迪風筒有限公司
點擊:658
發布日期:2024年10月09日
信息摘要:
在礦井工作面發生自然發火的檢測一般分為:人工采樣、束管檢測、安全監測、人工檢測這四種。要求相關崗位每天都要上報一份檢測報表與重點區域自然發火的檢測報表,每個月至少預報一次礦井自然發火的情況。下面 由泰迪風筒的小編為大家介紹煤礦自然發火檢測預
在礦井工作面發生自然發火的檢測一般分為:人工采樣、束管檢測、安全監測、人工檢測這四種。要求相關崗位每天都要上報一份檢測報表與重點區域自然發火的檢測報表,每個月至少預報一次礦井自然發火的情況。下面 由泰迪風筒的小編為大家介紹煤礦自然發火檢測預報的真個流程一起來看看吧。
2.1.2.1安全監測
在工作面風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風流、工藝巷的導風筒等地點安設傳感器,進行24小時連續監測
傳感器種類分別如下:
工作面風流:甲烷、一氧化碳、溫度
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一氧化碳
工作面回風流:甲烷、一氧化碳、溫度、風速
工藝巷回風流:甲烷、一氧化碳
一般要求:
每天安排專人對工作面區域內的監測線路、探頭進行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按規定要求,至少每10天對監測探頭標校一次(KJ31N型礦井安全測系統調試運行正常,并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01-2006)》及《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的要求后方可為每10天標校一次,否則為7天標校一次。)
及時移設傳感器,不得使用風筒等直吹傳感器,以免造成監測數據失真。
- 上一篇:礦井下CO氣體超限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 下一篇:
掃一掃二維碼